在伊春科技企业“朋友圈”中,许多企业代表对市科技局和中国银行伊春分行联合打造的“科代通”产品大加赞赏。这一由政府和银行共同创造的金融产品,是“政府、银行、企业”支持企业恢复工作、振兴伊春科技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据统计,我市“科代通”自去年6月开通以来,已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向全市81家科技企业注入了2.8亿元以上的信贷资金,保持了在省内中行系统的领先地位,并按下了“快进按钮”,帮助伊春实现了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政银携手开创融资新渠道
在发展过程中,科技型企业往往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改造不力等困难。有限的财政补贴往往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由于缺乏可抵押的硬资产,贷款风险相对较高,融资困难成为其快速成长的障碍。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引导银行增加对科技企业的贷款,加大对科技创新的信贷投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去年6月,为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机融合,省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和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与宜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原州、凤城、高安、上高、宜丰、万载等县(市、区)签署了《江西省“科技贷通”业务三方合作协议》。7个地方政府共出资4200万元作为风险池补偿资金,省科技厅支付了1。从此,“科代通”开始为伊春科技企业腾飞。
现场“带货”畅通资金循环链
江西爱特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处于起步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当时公司急需资金,许多银行不敢放贷。我们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资金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就能解决。”回顾一年前的经历,该公司总经理毛生华仍记忆犹新。“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市科技局和中国银行来到宜春经济开发区摆摊,厂长和行长当场拿货,让我们吃了定心丸,坐了早班车,从而理顺了资金流通链。”
原来,去年“科代通”启动时,市科技局和中国银行宜春分行打破“没人敢吃螃蟹”的局面,主动到县(市、区)“摆摊上门服务”,积极宣传普惠信贷政策,提供金融智慧支持。
在高安市八井工业园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江西太福猪饲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东亮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种流行病已经影响了公司关闭这么长时间,它需要资金周转。由于政府和银行的良好政策,它解决了我们的迫切需要。”
江西猪泰福饲料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很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市科技局和中国银行宜春分行多次联合进入复工生产一线,为45家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资金周转支持,信贷资金投入超过1.57亿元。
降费增利实现融资“多快好省”
“为实体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是我们的职责。如何为落实“六个稳定”和“六个保证”服务,考验着金融机构的智慧和责任。”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熊世民表示,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网上和网下齐心协力,逐一解决了科技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三大难题,为科技企业增添了动力,增强了复工复产的活力。
“我们从来没有和银行打过交道,因为我们知道银行规模小,担保弱,银行贷款门槛高。当市科技局和中国银行来到门口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种尝试的心态。我没想到会在短时间内拿到200万。这笔贷款真让人意外。”位于原州区的江西志诚电气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是典型的“首贷”小微高科技企业,市科技局的“风险补偿基金池”在一时无法提供全额担保的情况下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营了这么久的企业,我真的觉得融资环境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新鲜,经营环境越来越好。”公司负责人说。
时间就是金钱。 在中行宜春市分店,“贯通”“直线化”“缩小”是同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最常说的话。 该银行担任信用业务的贾晖副行长说:“科贷通,关键是“通”,我们通过上中乐屋,通过贷前调查、职务审查等中间环节,简化了通常流程的3个项目,平均项目批准时间比通常减少了近一半,最快的1个项目,从项目开始
“能再把利率降低一点吗? 产品诞生之初,市科技局就把解决“融资高”老板的难题摆在台前。 “不要只靠银行,我们也要出力! “科贷通”在宜春成为“爆金”,不打开市科技局的“硬核”手段:基于中行最低利率的估计,该局增设特别折扣资金,为贷款利率“对折”,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去年下半年折扣91万元。 中银“科贷通”产品的有效年利率比传统普惠金融产品利率低2个百分点,仅上半年,为相关企业提供财务费用就超过2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