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消费!2019年消费贷欠款金额达13万亿

来源:推贷客  作者:推贷客   2020-06-23 阅读:136

曾经,中国是最喜欢储蓄的国家,也许那时候物质没有现在丰富,人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现在,180度大转弯,“有钱就花,没钱就借”,正在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2019年,因为消费,人们竟欠下各大金融机构超过13万亿的贷款

 

今年5月26日,河南焦作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执行裁定书,案涉互联网巨头美团旗下“美团小贷”。裁定书大体意思是说,美团小贷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违法从事放贷业务,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美团认为,美团小贷资质完整,法院认定的事实严重错误,并称美团小贷已提起上诉。

 

这件事最终结论如何尚未可知,不过,从侧面却能看出,庞大的消费信贷市场,已成群雄逐鹿之地,除了银行、持牌消金公司,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抢滩,要分得一杯羹。

 

消费贷,顾名思义就是借钱给人们消费。近年来,随着超前消费的不断盛行,各种消费贷产品应运而生。“借钱消费”的各种宣传口号、广告标语在各大社交平台铺天盖地,肆无忌惮的冲击着年轻一代的脆弱神经,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

 

加之互联网的助推,消费者足不出门的情况下,动动手指就能在各种贷款APP上借到钱。这类消费贷产品的名称五花八门,如校园贷、佳丽贷、整容贷、夜场贷......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借钱给你消费,所以又被统一冠以“消费金融”。

 

曾经,中国是最喜欢储蓄的国家,也许那时候物质没有现在丰富,人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现在,180度大转弯,“有钱就花,没钱就借”,正在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观。

 

去年,因为消费,人们竟欠下各大金融机构超过13万亿的贷款!



互联网巨头的消费贷盛宴

 

事实上,文章开头提到的小贷业务,仅是美团金融业务的一个版块。2015 年,王兴即提出 " 打造一个千亿资产规模的金融事业 "。今年 5 月 29 日," 美团买单 " 更名 " 月付 " 正式上线,对标的便是蚂蚁金服 的" 花呗 "。

 

在消费金融这片万亿级蓝海中,美团只是个“后来者”。早在2014年开始,以BATJ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便已先后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如蚂蚁金服的“花呗”、腾讯的“微粒贷”、京东的“白条”、百度的“有钱花”......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公布,但巨头们的消费金融在规模上早已占到一个相当的地位。

 

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透露,“蚂蚁金服公司100亿的利润中,45亿利润来自于重庆那两个小贷公司。”

 

而这两家小贷公司,便是蚂蚁金服“花呗”和“借呗”的运营主体。单从这45亿的利润数字来看,花呗和借呗的体量已然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商行

 

数据显示,2019年郑州银行的净利润为33亿,长沙银行为51亿。二者去年的贷款总额分别为1893亿、2522亿。

 

曾有公开信息显示,蚂蚁金服“花呗”的贷款余额早在2017年上半年就已达到992亿元。彼时,蚂蚁商诚小贷通过花呗发放的贷款达7537亿元,借呗在贷余额1660亿元,累计放款用户1.12亿户。

 

花呗曾经发布过一份《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

 

除了阿里系蚂蚁金服,另一巨头的消费贷体量也不容小觑。

 

早在2017年,腾讯系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借助微信的巨大流量,授信客户就已达3400万,向1200万人在线发放贷款8700亿,比2016年增长了3.27倍。2017年末,微粒贷的贷款余额477亿,比2016年增长55%。

 

到了2019年末,“微粒贷”已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600座城市的2800多万客户,发放超过4.6亿笔贷款,累计放款额超过3.7万亿元。

 

另有媒体报道,以个人消费信贷实际管理余额规模来看,微粒贷2019年末管理余额规模已经突破4000亿,百度有钱花大概1000多亿,京东800亿,美团、滴滴大约300-500亿……

 

就连新浪、搜狐等传统门户网站,也对消费金融觊觎已久。新浪曾推出“微博借钱”、“大王贷款”、“轻松借”等现金贷平台,并通过小象优品推出分期消费产品;搜狐旗下的搜狗也有“搜狗借钱”。

 

现在,凡是与互联网电商相关的平台,几乎都已经上线了分期消费功能,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借钱。而且让人能很轻松方便就借到钱。

 

银行:为消费,2019年人们欠银行11.6万亿

 

相比互联网巨头,银行作为头部金融机构,自然是这场消费贷竞赛中的先锋部队和最大获益者。现在,“得零售者得天下”已成业内共识,纵观各大银行年报,消费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都已被列为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

 

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各家银行在这场消费贷“夺金战”中的疯狂程度。

 

根据各家银行2019年年报中披露的数据,建行已然成为信用卡领域的领头雁,宇宙行工行紧随其后。2019年,建行和工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分别达到7412亿和6779亿。2016年底,两家银行这一数据分别为4420亿、4520亿,三年时间,分别增长了68%、50%。

 

 

2016年底,农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2424亿,2019年达到4750亿,三年增长了96%。

 

以信用卡贷款的增长幅度来看,国有大行只能算刚刚及格。

 

在12家全国股份制银行中,2016年以来,信用卡贷款的增长幅度超过100%的就有7家。其中,浙商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由于基数小,从2016年的21亿增长到2019年的366亿,增长了近17倍。

 

 

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在2016年信用卡贷款余额分别为1103亿和1811亿,2019年底这一数字变为3493亿和5404亿,三年时间两家银行分别增长了217%和198%。

 

更疯狂的还是城商行。哈尔滨银行由2016年的26亿增长到2019年的138亿,增长了431%;天津银行和南京银行2016年为4亿、18亿,2019年底则分别达到17亿、47亿,分别增长了319%、161%。

 

 

再来看央行公布的全国数据,2019年底,全国信用卡发卡总量7.46亿张,全国应偿信用卡的信贷总额为7.59万亿。

 

而在2013年,这两项数字才仅为3.91亿张、1.84万亿。对比之下,信用卡发卡量增长了91%,应偿信贷余额已增长了3倍有余。

 

 

同时,还有一项数据也在逐年攀升。2019年底,全国银行卡授信总额17.37万亿,相当于全国每人获得银行1.3万的授信。而在2015年底,这一数字为7.08亿。2013年底,这一数字仅为4.57亿。

 

随着人们对信用卡透支消费的急剧增长,信用卡违约坏账也在逐年攀升。2013年底,央行公布的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金额为252亿,到了2019年底,这一数据已为743亿。

 

要知道,人们通过银行办理的信用卡透支消费,仅仅是银行消费金融的一部分业务。除此之外,各大银行还有专门开设了一项针对个人消费的借贷业务(不包括个人房贷业务)。或许每个银行的业务名称不一样,但目的都是“借钱给人们消费”。

 

据不完全统计,在40家上市银行中,除了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贵阳银行、锦州银行、浙商银行、苏农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北京银行、江阴银行和重庆农商行之外,其余均公布了2019年的这一数据,总额达到3.16万亿。

 

这仅仅是已上市的部分银行的数据,可以预见的是,若整个银行业加起来,这一数据或早已超过4万亿。

 

从数据来看,一向标榜自己为小企业服务的民生银行,2019年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最多,达到了5068亿,是这项数据唯一一个突破5000亿的银行。

 

 

除了民生银行,2019年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的还有12家银行,包括邮储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上海银行、农业银行、江苏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

 

规模最小的是成都银行,2019年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4.7亿,其次是九台农商行,2019年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8亿。

 

增长最为凶猛的是青岛银行,2016年底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不到11亿,2019年暴增到95亿,三年增长了8倍有余。

 

此外,天津银行、盛京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光大银行、江苏银行、中原银行和南京银行这8家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从2016年至2019年间的增长幅度都超过300%,增幅分别为797%、591%、533%、475%、396%、347%、311%、304%。

此外,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零售贷款比重超过50%的有5家银行,分别为:宁波银行(消费贷占零售贷款的比例为78.9%)、天津银行(72.09%)、哈尔滨银行(57.18%)、西安银行(54.5%)、上海银行(50.4%)。

 

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4万亿)和人们使用信用卡透支的金额(7.59万亿),两项数据之和就已达11.6万亿。

 

根据2019年人口数据统计,16-59岁人口约为9亿。据此计算,2019年为了消费,相当于每人背负了银行1.3万元的贷款。

 

而在2020年,总理说中国有6亿人的月收入仅为1000元,一年的收入也不过1.2万元。

 

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放贷超3000亿

 

除了各大互联网巨头、银行之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是这块肥肉的分食者之一。从2009年首批消费金融牌照试点算起,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已有十年之期,在这十年之间,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达26家之多(不算正在筹建的小米消费金融、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顾名思义,同样是借钱给人们消费的公司。

 

2020年4月9日,背靠8万亿强大股东中国平安的平安消费金融正式获批开业,成为国内第25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5月30日,重庆小米消费金融也正式挂牌,成为第2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在这26家消金公司中,由于多数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无法得知其贷款数据。不过从部分公布了贷款余额以及盈利状况的公司也能看出,这一数字也不可小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已开业的26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22家亮出2019年“成绩单”。净利润位居前三的是:招联消金、捷信消金、兴业消金。

 

2015年,招联消费金融的净利润仅为1.31亿,到了2019年,这一数据已达到14.66亿,四年时间增长了10倍有余。2019年末,其总资产已超过900亿。

 

作为消费金融公司头部平台之一的捷信,2019年营业收入170亿元;净利润11.4亿,而2016年净利润为9.3亿,三年增长了22%。

 

同时,捷信2019年以1045亿元的总资产位列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第一,成为第一家总资产“破千亿”的消费金融公司。

 

马上消费金融,2019年收入90亿,而2016年这一数字仅为1.58亿,三年暴增56倍;净利润从2016年的0.065亿骤升至2019年的8.53亿,三年暴增130倍。2019年末总资产也达到548亿。

 

而兴业消金2016年净利润仅为1亿,2019年已达到10.31亿,三年增长了914%;中银消金2015年净利润为2亿,2019年也达到6.6亿元,四年增长230%。

 

这是几家头部消费金融平台,再来看位列中间部分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资产、营收、净利润的增长更是十分迅猛。

 

长银五八、陕西长银、银城消金、幸福消金、尚诚消金等公司,仅在2019年的资产同比增速就分别达239%、199%、122%、102%和83%。

 

而2019年,长银五八、陕西长银、杭银消费金融的营收同比增速,较2018年也分别增长557%、547%、248%。

 

在净利润方面,2019年长银五八、陕西长银、杭银消金、尚诚消金、锦程消费金融分别同比增长1809%、837%、475%和200%。

 

26家消金公司中,有17家披露了2019年的净利润情况,其中大部分实现同比增长,合计净利润达63亿。

 

要知道,消金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放贷赚取的利差,净利润的增长也是其放贷规模扩大的表现。

 

不过,也有消费金融公司除了披露净利润等数据,其贷款余额数据也浮出水面。

 

2015年,招联消费金融公布其贷款金额为49亿,而到了2019年6月末,这一数据变为766亿元,短短三年半的时间,增长了近15倍。

 

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马上消费金融的贷款余额为494亿,2016年这一数据为70.6亿,两年半时间增长了6倍。

 

捷信消金2019年底的贷款余额达970亿;兴业消费金融2019年底贷款余额343亿;尚诚金融也公布其2019年贷款余额120.8亿。

这5家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贷款余额合计约为2693亿元。若算上其余21家消金公司的放贷余额数据,这一数据超3000亿毫无悬念。

 

P2P平台:4家上市平台2019年放贷余额3791亿

 

在消费贷这块“奶油蛋糕”上,P2P平台也是人们获取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主打消费金融概念的乐信为例,其2019年贷款金额为1260亿,较2016年的222亿元猛增468%。

 

除了乐信,360金融的放贷金融也从2017年的贷款金额为310亿,猛增到2019年的1987亿,两年增长了5倍有余。

 

宜人贷从2016年的202亿,增长到2019年的391亿,增长93%。而校园贷起家的趣店,2019年的放贷余额也有153亿。

 

仅上述4家P2P平台2019年的放贷余额就已达到3791亿。而据网贷之家今年1月9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还有343家。

 

这些没上市的P2P又向人们放了多少贷款?没有人知道。

 

仅仅把以上数字加起来,2019年底,为了消费,人们欠下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就已超过13万亿(备注: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据来自央行公布的数据,由于蚂蚁金服、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持有小贷牌照,其贷款余额数据或已包括在内)。



这是一个未知黑洞

 

要知道,通过上述平台借钱消费的还都是信用良好的个人,还有大量信用记录不良的人或者没有稳定收入的低收入群体,不得不通过各种“高利贷”、“714高炮”平台借钱。

 

2020年1月11日,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消费金融高层论坛会上,据ACCEPT研究员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通过调研全国31家各省消费信贷提供商发现,消费金融用户年龄普遍偏小,主要客户是年轻消费者,其中90后至00前的群体占比达到50%。

 

这类群体经济实力本身不强,更易受到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消费观念的鼓动,最后往往为满足一时的虚荣和消费快感,背负巨额的债务,最终酿成无力偿还而自杀的种种悲剧。

 

2016年,河南某经济学院一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在青岛跳楼自杀。其通过网络上的在校生信用贷款平台,以同学的名义贷了数十万元。

 

2018年,山西21岁女孩冯某从17楼窗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冯洁留下的遗物里,密密麻麻地写着分期乐等网贷机构的账单。

 

或许,社会会责备这些借钱的年轻人没有树立起健康的消费观念,但在这场狂热的透支消费大潮中,各大消费金融平台、P2P平台等,过度的宣传和诱导,是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没有一个姑娘会因为买买买变穷,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男人擦泪不刷卡,那是万恶的旧社会;

 

20岁时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已没有了任何意义;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要娶会花钱的那种;

 

……”

 

以前有句老话叫“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后来这句话就被颠覆了。现在长的好看不仅能当饭吃,还能借到钱,而且越好看的借得越多,这类贷款有个漂亮的名字叫“佳丽贷”。只要是年满18岁至28岁的女性,仅凭一张身份证就能轻轻松松办理上万元的贷款。

 

长得丑也不要紧,放贷平台也为这类人专门推出“整容贷”。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学生贷”、“夜场贷”、涉及购物相关的“分期贷”……

 

此前,消费信贷多被用于购买手机、电脑、家电、摩托车等实物耐用消费品。如今,消费贷已在人们的旅游、家装、教育培训、健身、生活美容等各种消费场景无孔不入。

 

每年被央视曝光的“714高炮”平台比比皆是。人们通过这些地下平台贷款的金额有多大?没有人能知道,也没法弄清楚。为了消费,人们到底从各类机构借了多少钱?似乎只能是一个未知黑洞。

打赏
本文来之与贷款信息发布平台推贷客 原文地址:https://www.tuidk.com/news/u1430.html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个人贷款平台

贷款指南

支付方式

商家合作

关于我们

微信客服

电话咨询

推广热线:
13730868883

微信客服